学院快讯
/News
更多>>
学院新闻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学院新闻 > 正文
十大网赌本科生荣获第一届“全国高校本科生考古学术论文竞赛”三等奖
作者: 来源: 点击量: 发布日期:2024-12-20

近日,由考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(北京大学)、考古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(北京大学)、考古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(北京大学)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、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第一届“全国高校本科生考古学术论文竞赛”获奖成果揭晓。十大网赌2023级本科生房若熙的学术论文《再论毛家咀遗址陶器年代与文化性质》荣获三等奖。

论文《再论毛家咀遗址陶器年代与文化性质》系在何晓琳副教授的指导下,由房若熙同学独立写作完成。该论文在毛家咀遗址发掘报告的基础上,结合学界以往研究成果,对毛家咀遗址发掘报告进行了再整理,同时依据鄂东北和皖西南区域近年新发现的陶器材料,重新梳理了遗址出土陶器的年代,提出了较以往学者不同的结论。论文认为,毛家咀遗址出土商周遗存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,第一阶段可分为前后相继的两期。第一阶段第一期的年代大约在殷墟三期前后,第一阶段第二期的年代大约在殷墟四期至西周早期。第二阶段与第一阶段分属不同的考古学文化,第二阶段的年代大约在西周中期或稍晚。遗址第一阶段的两期遗存以多旋纹光尖锥足平裆鬲为核心炊器,加上尊、爵等商式酒器形成富有时代和地域特色的陶器组合。这种陶器组合与大别山南麓地区同时期遗存具有高度相似性,这些遗存应当代表了大别山南麓地区一支独立的、有别于周邻地区同时期其他遗存的考古学文化,或可称其为“毛家咀类型”。在殷墟三四期,商王朝都城和毛家咀类型人群之间存在相当密切的互动,对毛家咀遗址陶器年代与文化属性的再分析,是理解晚商时期地方文化与殷墟文化的关系的典型案例。毛家咀类型在西周中期后退出毛家咀遗址,并在西周晚期逐步走向消亡,成为西周灭商之后南方政治与文化形势转变的小小注脚。

“全国高校本科生考古学术论文竞赛”由北京大学主办,旨在激发本科生对考古学的兴趣与热情,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,同时也为广大学子提供一个展示自我、交流学习的平台,促进我国考古学研究队伍的新老交替和发展壮大。本次竞赛得到全国各高校本科生的广泛关注和热烈响应,共收到来自34所高校的稿件79篇。经由业内知名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团严谨细致的审核与评选,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项、二等奖3项、三等奖5项以及优秀奖6项。

学院一贯注重本科生人才培养,注重本科生的历史学专业基础训练,从而提升本科生的专业素养。早在上世纪90年代,便在本科生中创立“学年论文制”,鼓励本科生通过参与科研活动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,助力学生成为专业基础扎实、具备独立从事科研工作能力及广泛适应能力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。

获奖名单

获奖证书